信息编号:1567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3-29 20:51:13 关注:
班主任案例:学生上课睡觉应对策略
我正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分析着《苏州园林》那刻意追求自然情趣的美妙,忽然发现最后一排的一个同学趴在了桌子上,我虽然嘴上没有停止讲解,但内心对这个现象早就懊恼不已了。我知道这个同学在其他老师的课上也有类似表现,但我一向对自己的课堂气氛充满自信,现在竟有人趴下来睡觉,我心里不是滋味。怎么办?一时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对他采取措施,而是检讨了自己讲解魅力不够方式不对,没有调动起人家的学习兴趣。如果现在马上请谢霆锋唱一首歌,请赵本山演一个小品,保证不会有人睡觉,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当讲到一个段落,安排同学们做练习以后,我蹑手蹑脚地来到这个同学跟前。我和他周围的同学都可以听到他均匀的打起了呼噜,我举起食指作“嘘嘘”状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脱下外衣盖在了他的身上,便离开了他的位置。
下课以后,这个同学红着脸把外衣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上明显地带着熟睡时在桌子上硌出的印痕,而神态早就羞愧不已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发现他在我的课堂上打过瞌睡。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个教师都会遇到,即使水平再高,你也很难保证每一节课都让每一个孩子满意,更何况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理状况,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怎样对待“瞌虫”。
在我的另一节课上,又有一个学生闭眼张嘴,神情倦急,就差一点没把双手举过头顶了。正好课程告一段落,我就当场发挥讲了一个故事:
“大家听说没有,学校前面的这个村子里,昨天夜里丢了一头驴,公安部门正在调查。”
这与课程内容风马斗不相及的故事使那个闭眼张嘴的同学也瞪起了眼睛,可是还没有一个人猜透下文和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接着说:
“偷驴的这个人肯定一夜未睡,他前半夜不敢动手,得手以后又得销脏,那么第二天他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已经有不少同学爽朗大笑了,当事人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低下了头。
“现在,XX同学神情倦怠,两眼无神,我真怕公安局来我们学校带走一个无辜的偷驴嫌疑人呢。”
至此,故事的目的真相大白,全班哄堂大笑。睡意随之也就跑到爪哇国去了。除我和瞌睡者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我说的是谁。
故事用时不到三分钟,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幽默固然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内涵却是对学生自尊心的尊重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保护,远比勃然大怒大发雷霆要好得多。
其时,我正讲授《墨子》,这是一篇阐述墨子“非攻”思想的文章,文章中不断出现的两个词是“子墨子”、“公输盘”,我告诉学生在名字前面加“子”字是对某人表示尊敬,于是在我上课之前,黑板上出现了“子肚子”三个字,从字的大小字体来看,三个字不是一同写上去的,先有“肚子”二字,后又由另一个同学加上一“子”。(班主任 www.xzjxzy.com)整体洁净的黑板上“子肚子”三个字显得格外醒目,大家的情绪也很不一般,惊讶、害怕夹杂着等待下文的好奇——看你老杜如何处理!
我知道孩子们没有恶意,顽皮之心使然,如果此时怒火中烧雷霆万钧,以学生不尊重老师来上纲上线,则只会降低威信而给学生留下熄灯后的笑料。想到这里我平静地走上讲台,众目睽睽之下先把三个字端祥一番。那个特定的时刻,教室里鸦雀无声,80双眼睛在等待着可以预料也不可预料的结果。
我转过脸来灿然一笑说:
“这位同学对‘子’字古义的掌握很到位,只可惜写了一个别字”,我顺手将“肚”改为“杜”,并接着讲道:
“《孔子》一书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言论,《孟子》一书也大致如此,我们何不这样”,说着,我就擦去了前一个“子”字,又在剩下的两个字加上了书名号,于是大家看到的是“《杜子》”这个与《孔子》《孟子》很相像的一个书名。
我也委托各位,记下我的一些口语言论,日后说不定能流传千古呢,那时候,姓杜的子孙们可就脸上有光喽,这事就拜托姜旭负责吧。
我明显看到大家如释重负,雨过天晴,阳光普照,一场可能酿成不良后果的事情就这样化险为夷了。
事情还真象我说的那样,在后来的日子里,姜旭果然记下了我常说的不少言论,诸如:“宁可当县长也不当班长”之类,只可惜那个小本子不知去向了。(最近联系到了在北京上大学的姜旭,我们聊天中说起此事,没想到的是她还妥善地保存着那个小本子。回忆起那时候的趣闻,我们都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温馨)。
电视剧《大宅门》里的白景琦小时候玩劣不驯,几任私塾先生都被他气跑了,他或者把黑汁放到门头上待老先生推门而进时洒他一头一脸,或者将臭豆腐汤放在老师的鼻烟壶里待他吸鼻烟时薰他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情况于小孩归于顽劣,也归于先生的迂腐,后来季宗布先生上任,三拳两脚就把本来顽劣的白景琦制的服服帖帖,这里的原因值得深思啊!
要想让学生服气,靠发脾气无济于事的,越发脾气学生会越看你的热闹,他们表面臣服背地里捣鬼,这是当老师的大忌。面对突发情况,需要的是智慧和艺术,而智慧和艺术又是以对学生的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忠诚为基础的,这里的道理太深刻,留待专门的学者去研究吧。
学生打瞌睡或许与老师的讲解之乏味有关,黑板上直呼其名的貌似犯上或许是想试一试你的水平和定力,这都不值得去上纲上线。你可以雷霆大发语出犀利,使其无地自容之能事,但这无疑是伤了他的自尊,使他因犯错而自知理亏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失去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实为下策。我掌握的原则是既不伤其自尊又可让他受到教育,在这个前提下,灵活机智地采取适当的办法。
诸公不妨一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