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2072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4-02 10:41:03 关注:
家庭教育,其实也很简单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原来,这位农民小时候家里穷,没念过什么书,自然也就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了,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后,他就让孩子把老师讲的内容给自己讲一遍;然后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别的孩子在外面玩得热火朝天,他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
读完这则故事,我不禁对这位农民肃然起敬。也许在他看来,“教育孩子,就这么简单”,“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绝招”。但我却以为,这些看似“简单”而人人皆能为之的做法,却蕴藏着并不简单的内涵,需要我们从更深层面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思考。
一、提供最好的“家庭生态教育”
心理学家指出,“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家教环境会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走向。通常我们所说的“学习型家庭”,这类家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这种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家教资源。尽管这位农民自己没什么文化,但并不妨碍他以另一种方式去建设这种“教育环境”。其中最为难得的就是近乎“文盲”的他,不顾农活之累,还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求知若渴,没有做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家长的这种行为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得家庭里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成长,享受的无疑是最好的“家庭生态教育”。
相反,我们有些父母以忙为借口,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但一到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就向其索要结果,这种“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做法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还有一种家庭教育的做法就是父母全程“陪读”,这应该是极其关心孩子了吧?殊不知,这种“关心”在孩子看来,却是监督大于关爱,多少有些芒刺在背的感觉。我们说,以上这些普遍而又极端的做法,与这位农民和孩子共同体验学习乐趣的做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身教”重于“言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专家指出,“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家庭文化的熏陶下,很多孩子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及情感模式就如同从父母身上复制出来的。由此可见,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全面而深刻,是任何学校教育所难以取代的。
正因为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有着陶冶习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父母在家里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古人说“言传身教”,而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身教”的示范作用远远大于“言传”的教导作用。上文中的农民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言教”,其实他也根本不善于此。(班主任 www.banzhuren.cn)他只能身体力行,但却无意中“以身示范”,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诲与鼓励。相反,在今天有些家庭里,父母这边电视声、扑克麻将声不绝于耳,那边却吼着逼着孩子要好好读书、认真做作业!试想,孩子嘴上虽答应着,心里能不感到惶惑吗?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
仔细品味农民父亲的做法,我们还会发现他在无意中对孩子进行了“人格教育”。家长在外面忙活了一天,还如此关心孩子的学习。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家长竟然跟孩子一块学、一块做作业。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而是一种人格,这种人格力量会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使他们觉得唯有努力学好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同时,家长让孩子教自己,又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责任心——“只有自己学透弄懂了,才能对得起父母的信任!”因此,孩子就会克服自身的惰性,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孩子在教家长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学习所得,“教学相长”在孩子身上得到了体现,自然而然地,他就会产生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又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此良性循环、一举多得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说了半天,农民父亲“家教”时可能没有这么多想法。正如其所言,“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但关键是他“用心”去做了,并且一直坚持下来,因此才会发挥出神奇的力量。我们许多家长也许文化水平很高,也许自己就是家教方面的专家,但却不屑于此,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愿我们都能记住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