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2196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0-04-02 10:59:00 关注:
家长与班主任工作的层次和境界
文/沃德
在一次家长学校活动时,我听到一个颇受启发的观点。讲课老师说家庭教育可以分为五层。
第一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是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见证孩子成长;
第三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的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一样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开始为了孩子去学习,他(她)不再停留于“没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个层次和境界的家长开始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忽然意识到,其实班主任工作的层次和境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第一个层次和境界的班主任,追求“管得住”,满足于班级里能够建立一个基本规范的秩序,而不出什么乱子或者事故。第二个层次和境界的班主任,开始思考“管住了干什么”,于是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他(她)开始深入学生的心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第三个层次和境界的班主任,希望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一个良好的团队,于是会格外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凝聚力问题。而且他们的概念中,学习是发展最为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唯一的目标,而且,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内容。
难能可贵的是,有些班主任不满足于此,开始追求第四个层次和境界——从集体又回到了个体,努力克服班级授课制先天的“平均”局限,能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在适合的平台上获得成长和发展。在我们今天这种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这样做无疑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很多。
最好的班主任则始终努力追求第五个层次和境界——关注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生活。古希腊人说,一切教育都有两个永恒的目的,一是使人高尚,一是使人聪慧。这些班主任铭刻在心的是,通过教育不仅使孩子能够获得现实生活意义上的好,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能够达到精神与心灵的好。这些班主任,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能够达到的层次和境界与其自身素质密不可分。如果要秩序,管理就可以;如果引领精神,我们就不得不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自身的精神价值是什么?正如夸美纽斯所说:“除了笃信宗教者,任何人都不能使别人笃信宗教。”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除了精神高尚者,任何人都不能使别人精神高尚。
因而,工作的层次和境界,其实也是我们人生的层次与境界。
|
|